- 清净寺
- 在福建泉州市涂门街。
据寺内现存的古阿拉伯文石碑载,始建于回历400年,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至元至大二年(1309年)设拉子人(今伊朗南海岸,哈默德·本·穆罕默德·古德西重修和扩建。
又据中文石碑,元至正十年(1350年)及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9年)均曾重修。
现存主要建筑清净寺有大门、奉天坛和明善堂。
大门高20米,宽4.5米,用辉绿岩和花岗石砌筑,分外中内三重,皆圆形穹顶尖拱门,巍峨壮观。
屋顶作平台,是伊斯兰教徒望月决定斋月起斋日期之处。
台三面围筑“回”字形垛子,有如城堞。
奉天坛屋盖早塌,仅存四围石墙。
东墙辟一尖拱形正门。
西墙中部向外墙凸出,形成一坛,称讲经坛。
坛中有一尖拱形的大壁龛,左右辟二门,南北对峙。
坛左右相间并列小壁龛六,长方形门四。
南墙开大窗八,北墙开门一,均长方形。
南墙外壁及坛内大小壁龛皆嵌有古阿拉伯文的《古兰经》石刻经句,保存完好。
寺内还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(1407年)颁发保护清净寺及伊斯兰教的石刻《上谕》一方。
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,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,也是泉州海外交往的重要史迹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